截至目前,吴桥开发区入区项目已达45个,总投资21亿元,成为吴桥县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品牌效应和平台作用日渐凸显。
焕发激情 创新突破出“峡谷”
吴桥开发区是1993年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它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一片荒芜到厂房林立的过程。它的变化见证了吴桥的发展,记录了全县干部群众思想不断解放的轨迹。
审时度势抓住思想的“激发点”。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的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刻认识到,思想上的封闭意识是吴桥发展中的最大障碍,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先过解放思想这一关。通过在全县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大讨论,摆问题,查不足,彻底清洗各级干部被动的思想积尘。同时,多次组织各级干部、企业家代表到苏、浙等先进地区和周边发展迅速的县市学习考察,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思想受到极大触动,深刻认识到:吴桥要想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而开发区正是走向开放的平台。
因势利导选准思想的“释放点”。思路决定出路。2003年5月,县委、县政府果断决定实行开发区“二次启动”,并将之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和突破口来抓,把开发区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为了顺利启动,县政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大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优化环境、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三项重点,全力打造全县最具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区建设从此掀开新的一页。
抓住机遇找准思想的“拓展点”。省委、省政府“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战略提出后,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沿海意识,将自己摆到沿海的位置,以“开放、融入、互动”的沿海理念,积极融入到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县委书记李勤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提出:要克服内陆意识,树立沿海意识;克服“唯资源论”,树立广义的资源观;克服“守摊”意识,树立创业意识。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再一次受到震动,全力建设和发展开发区的信心和决心也更加坚定。
栽下梧桐 培枝育叶筑“凤巢”
自2003年起,吴桥县委、县政府按照“举全县之力建设开发区、聚全县项目入驻开发区”的基本思路,多措并举,打破资金“瓶颈”,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
明确定位高标准规划。县委、县政府在开发区的产业定位上,确定把开发区建成四个基地:承接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的扩张基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成果转化生产力的基地;私营、民营企业寻求发展空间的基地。同时,按照这一定位,聘请德州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开发区起步区制定了控制性详规,确定了开发区“一心(综合行政管理中心)两带(护路沟、宣惠河两侧风景带)三区(生活区、高速公路两侧工业区)”的总体框架,进一步完善了功能分区,还抢在国家土地政策调整之前,储备了6000亩用地指标,为开发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立足县情多元化筹资。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吴桥县创新思路,在筹集建设资金上主要采取了四种办法,即用城建开发的钱修开发区的路,通过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经营,将出让土地收益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用部门的钱办开发区的事,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对公益性建设用地采取分期补偿的办法,缓解一次性补偿费用高的压力;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对排水等工程进行低价竞标,节省和缓解建设资金。通过努力,建设资金短缺“瓶颈”得以破解,为开发区快发展提供了保障。
加大投入完善功能。“二次启动”以来,吴桥开发区年年都有大投入,年年都有新变化。2003年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4.2平方公里起步区内嵩山道、海河路2条主干道及水、电、讯、网等配套工程建设;2004年投资2700万元,完成了2.75公里的路网工程、8.1公里的排水工程、35千伏变电站和宽带网、有线电视、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投资2500余万元,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启动实施了民营园区一期工程;2006年投资1800万元,完成了全长1.6公里的道路建设、5.6公里的排水工程、1万平方米的绿化工程以及南区通讯网络、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寒来暑往,历经四年艰苦努力,吴桥开发区累计投资8500多万元,完成了“三纵七横”近10公里的路网和20余公里的供排水及电、网、讯等配套工程建设,新增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眼睛向外 锁定目标促“联姻”
开发区的启动建设为吴桥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搭建了良好平台。为尽快把开发区建成全县的项目集聚地和经济隆起带,县委、县政府在招商引资上出新招,使重拳,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责任“督”。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县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责任制,每位县级领导都有招商任务,并对所分包项目负总责,一盯到底。同时,将全县招商引资任务指标分解,规定每个乡镇和主要经企部门每年都要为开发区引进一个投资超千万元的重点项目,并把此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列入年终考核,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上项目的积极性。
拓宽渠道“引”。重新修订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充分发挥杂技产业优势,杂技搭台,经济唱戏。领导干部带头走出去,面向京津、珠三角、长三角和日韩港台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了系列招商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第九、第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期间,连续两次在石家庄举办了大型经贸洽谈会,签约引进项目16个,总投资6亿元;2004年,由县主要领导带队,带着杂技演出团体到浙江、江苏等地开展了上门定向招商,成功促成了与台湾越隽集团的合作,使濒临倒闭的原县棉纺厂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全县棉花产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参加中国香港—河北投资洽谈会,成功引进了香港振华集团植物炭项目,企业注册资金连年增加,预计今年将达到500万美元。四年来,吴桥开发区先后引进德国艾斯克粉业、天津高分子材料等20余个投资超千万元的国内外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杂技招商等多种形式相互融合、灵活机动的招商局面。
区域对接“促”。充分发挥毗邻德州的区位优势,大做“借德(德州)兴吴(吴桥)”文章,进一步强化与德州开发区各大企业的接触和联系,并派出杂技演出团体逐企业开展慰问招商,沟通感情,建立联系,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仅2006年,就有景博玻璃制品、星光石油机械项目等4个超千万元项目从德州引进;开发区内建工机械、导热油炉等12家企业也与德州相关企业建立起了配套协作关系,每年销往德州的工业产品收入总额达到1.2亿元,实现了区位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变。
俯下身子 细致入微当“保姆”
从创业之初的百业待兴,到大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吴桥开发区的这种嬗变,源于县委、县政府“环境立县”理念的成功实践。
在管理上求“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四条禁令”,把开发区作为无费区封闭式管理,并成立了由县长挂帅,检察院、监察局、开发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规定凡是到开发区企业检查、收费、罚款的,一律先到“优化办”备案,凡是不打招呼,不经审核直接入企业检查、收费,扰乱正常经营秩序的,一经查实,单位“一把手”离岗到开发区挂职工作1—3个月。同时,将各职能部门的执行情况作为年度行风评议和文明单位评选的重要依据,真正为入区企业创造一个无干扰的发展环境。
在服务上求“优”。为提高企业入区的时效性,建立了分包企业责任制,对入区企业实行“一站式”和“保姆式”服务,项目建设的一切审批手续,由开发区专人代办,“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企业内的事企业负责,企业外的事开发区负责。由于机制灵活、服务到位,开发区内项目建设的周期普遍缩短。德州客商投资的景博玻璃制品项目自入区建设到正式投产,仅用了80天的时间,创造了开发区企业建设速度之最。同时,每个企业都有管委会发放的服务明白卡,都有管委会干部的办公电话、夜间值班电话和手机号码,企业业主与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联系畅通,可以随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在引才上求“贤”。其一,通过组织企业家参观学习、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促使企业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使用和引进外来人才,吸纳有能力的外来人才进入企业管理层。目前区内企业中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厂长、经理已有20多人。其二,帮助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鼓励企业引进科技创新型人才,形成新的科技发展优势。近年来,区内企业共引进外地工程师、大学毕业生60余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其三,管委会和县有关部门联合,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培训,经培训已安排300多人就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二次启动”以来的短短四年多时间里,一个濒临被“摘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实现了脱胎换骨、涅槃重生。如今,吴桥开发区正向着更好更快的目标阔步前进!